甜高梁在青海高原不同海拔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
2010-2011年在青海高原不同海拔生态区对甜高梁进行品种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海拔高度对生育期、茎秆高度、单株鲜重、叶片数、茎叶产量、糖锤度有极显著影响.海拔1850m鲜重产量111127~139840kg·hm-2,籽粒成熟,产量4154~7609kg·hm-2;海拔1990m鲜重产量96156~139496kg·hm-2;海拔2100m鲜重产量70124~109596kg·hm-2,早熟品种籽粒能成熟;海拔2300m鲜重产量71528~102690kg·hm-2,晚熟品种不能抽穗;海拔2500m鲜重产量41340~61034kg·hm-2,早熟品种能进入抽穗期.茎秆糖锤度海拔2300m以下地区除晚熟品种较低外,可达15%以上,海拔2500m茎秆糖锤度只有6.52%~9.28%.九甜杂三品种综合表现突出,鲜重产量61033.5~125439.0kg·hm-2,糖锤度9.28%~19.61%.海拔1850m籽粒产量7461kg·hm-2,是推广种植的首选品种;吉甜5号、超级放牧者综合表现良好,可为候选品种.
甜高粱 海拔梯度 生态环境 鲜重产量 糖锤度 适应性
李春喜 冯海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1
国内会议
西宁
中文
67-7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