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房地产市场中跨期消费考虑因素的数学理论探索

跨期交易经济学认为,个人的消费需求与可支配收入是成函数关系的,当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个人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且消费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增加幅度,而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储蓄.家庭之所以需要储蓄,是因为家庭收入不能完全满足现期消费需求,需要紧缩现期消费,将一部分收入积蓄起来,以备今后购买商品.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分离是自然行程的过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当下这个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中。 此外,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消费行为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跨期消费特征.他们对资产的需求开始上升,对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本文目的在于结合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跨期消费进行探索,并试图运用数学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 本文证明了对不同资本存量合理分配,可以提高个人、家庭甚至政府的收益,因为对于政府来说,提高社会的资本存量可以带动消费。在2008年年底,中国政府下发4万亿元人民币,鼓励国人消费投资,试图将美国金融风暴可能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可见在利率市场化的转型过程中,资本存量对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 继而,如果再加入对连续时间动态的考虑,个人可以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最优控制而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这个例子的结论其实显而易见,本文的作用仅仅是希望找出一种可能解释其合理性的途径。 然而,现实社会是远比理论研究要复杂得多。假设条件下成立的结论在现实社会中是个人或集体做出判断的参考指标。 消费者对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分离是自然形成的,这意味着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二者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还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当下这个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中。

房地产市场 跨期消费 资本存量 经济控制论

徐千茗 金正轩 叶天颖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数学系

国内会议

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2年会暨国际研讨会

珠海·澳门

中文

1386-1394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