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收录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4例患者,随机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治疗组(n=8)和利奈唑胺治疗组(n—6).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组28天病死率(1/6和1/8,P>0.05)、细菌清除率(5/6和7/8,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5.4±0.9和4.0±0.8.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万古霉素治疗组退热时间较利奈唑胺治疗组短(4.5±0.6天和5.4±0.9天,P=0.04),利奈唑胺治疗组与万古名霉素治疗组细菌清除时间短(4.4±0.9天和4.0±0.8天,P=0.01),利奈唑胺治疗组与万古名霉素治疗组入住ICU时间较短(16.4±2.7天和19.8±2.5天,P=0.03).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与治疗前相比自第3天开始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结果与白细胞相似,在治疗第5天开始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在万古治疗组第三天下降,第5天达到峰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回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接受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病人数没有增加,利奈唑胺治疗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疗效基本相当,且两种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较好.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临床疗效

刘于红 邹日坤 张毅 张萍 张志成

100048 北京 海军总医院ICU

国内会议

2012军队重症医学论坛

北京

中文

78-81

2012-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