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书面批改作业行为的矛盾与出路--基于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
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某高校”大学英语”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教师书面批改作业行为的目的主要是指导、检查、督促和记录,行为特征包括批改方式传统,耗时较多,教师的看法是批改对学生没有很大帮助,批改方式应多样化.但教师看法与实际行为存在矛盾,作者因此提出了用计算机辅助批改学生作业和教师辅导相结合的建议.根据实践,这种模式确实能让教师真正从繁重而徒劳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不再当作业批改的“奴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有了更高的其他要求。从长远看,这种做法更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调查和检验。
大学教师 作业批改 教学效果 工作效率
蒋霞
西南民族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343-1347
2012-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