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软岩硐室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
我国软岩巷道分布广泛,长期以来,为了降低掘进成本和提高掘进速度,很多矿井都将巷道布置在煤层中,甚至是一些服务年限很长的开拓巷道.随之而来是巷道的难支护问题,特别是在重复采动影响以及工作面停采后保护煤柱集中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强烈变形,最终导致巷道失稳破坏.为了满足生产和安全需求,巷道不得不反复扩修,但反复扩修又导致巷道围岩更加破碎,巷道使用寿命更短,陷入前修后坏恶性循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本文针对下石节矿+950水平水泵房为例,探究在高应力作用下软岩硐室的支护问题.综合考虑各种支护方式的优缺点,主动锚网支护对于控制类似高应力软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二次锚网协同支护技术核心是巷道开挖后利用一次支护加固浅部破碎围岩,形成浅部围岩承载结构,一次支护能够在高阻情况下适量让压,使得巷道围岩变形逐步趋于稳定,然后通过二次高强锚网索耦合支护实施,将一次支护形成的承载结构锚固至深部稳定围岩体,形成叠加锚网组合梁或组合拱结构,提高锚网支护承载结构的强度。为进一步优化支护设计参数,施工过后即在水泵房中部布置了两组监测断面,对水泵房进行矿压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实施二次锚网协同支护后,水泵房支护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通过二次锚网协同支护技术,水泵房断面变形得到了控制,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证,确保了水泵房的安全使用,也为同类型巷道的支护提供了参考。
软岩硐室 锚网索支护 围岩变形 结构安全
范智海 许敏 冯桂久 董振峰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铜川 727000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
长沙
中文
92-95
2012-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