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结构获得地下空间”设计实践
钢管混凝土桩反力顶升技术——简称PR技术(Pile Reaction Technology)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纠偏顶升技术,在纠偏顶升工程中具有极大的价值与意义.顶升或顶托建筑结构以获得地下空间,是PR技术的又一新的发展应用方向.本文以某居民楼为例,进行了典型的结构设计和规划设计,其理论方案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首先根据《地下车库设计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的相关规定设计好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分布位置、柱子分布(方向及尺寸)、车道的尺寸、照明、防火、通风装置、出入口位置、坡道位置、坡度大小、防滑层、排水系统、顶层装置、信号灯系统,然后计算出整栋楼的重量(分梁柱板墙楼电梯等等),再利用Ansys建立三维模型,理论分析出地基(梁、板、桩)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分析的理论数据选取相应的托桩材料,进行施工。为了不对原居民楼造成负面影响,实施桩基托换技术时,先在原地下室地板(钢筋混凝土底板厚度400mm)中打“入桩孔”,在入桩孔周围四角钻反力架竖杆孔,设置千斤顶反力架,采用静压法,利用千斤顶将新的托换桩施压到持力层,使整个建筑物重量落实在新的托换桩上,原基础207根桩柱全部失效,然后在地下室一层下面开挖,断掉原来的207根基础桩和设计空间的土体,由于采用的是对桩,在开挖的空间内(2.85m)将一对托换桩合二为一,形成新的柱子(一共44对,88根),然后在标高为-6.5m的层面上浇筑面板,作为停车场(地下二层)的地板,最后做其他工作(比如通道、坡道、各种系统装置),即可完成工程。
建筑结构 钢管混凝土桩反力顶升技术 地下空间 施工设计
侯勇阳 程彦哲 罗源 谢明洁 袁沐
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2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219-223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