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气浓度无量纲的理解和探讨
臭气浓度的分析方法GB/T 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在1993年制定的,该分析方法阐述了其浓度结果测定的原理及过程。然而其浓度概念的理解与其他大气污染因子浓度概念的理解却截然不同。笔者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多年,本文就同样是浓度一词的概念在监测领域里提出了几点不同的比较与区分,臭气浓度是根据嗅觉器官试验法对臭气的气味的大小以数量化表示的指标,用无臭的清洁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叫做臭气浓度,嗅觉阈值包括可以嗅觉气味存在的感觉阈值和能够定出气味特征的识别阈值,并没有“量”的概念,没有任何的单位,称之为无量纲。臭气浓度的数据大小主要是受在高稀释倍数的正解人次的影响,其次为低稀释倍数正解人次的影响,也就直接地反映了人的嗅觉主观灵敏性对其最后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臭气浓度数据大小与其严重的程度没有等量的关系.
大气监测 臭气浓度 无量纲 稀释倍数
张晖 蔡云飞 宋梦洁 宋钊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淄博
中文
107-110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