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在科学与媒体的接壤中开展的传播研究--浅谈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科学传播要素的分析来建构新媒体时代下的科学传播新模式,探析科学传播规律。本文在明晰科学传播、新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就传统媒体、新媒体与科学传播之间关系的转变进行分析与阐释,并就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科学传播发生的种种变革进行解读。文章结尾提出了时代背景下探寻科学传播规律的重要性及前景。新媒体技术带来了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兴传播媒介不但在空间、时间及互动的性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能让使用者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掌控自由,等等。 就博物馆、科技馆等社教机构而言,其所开展的科技知识教育是科学传播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新媒体的特性为它们的科学传播活动带来诸多方面积极改观: 就信息传播的时效、内容及数量而言,向公众传播更加及时,专家直接面向受众,各类型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均得到有效传递、网络媒介的报道深度与广度得到实现; 就公众的参与性而言,网络媒介的广泛参与性使得公众能够直接对信息及体验进行回应与评价,方便博物馆等社教机构及时对公众反馈进行整理,进行传播效果分析,以指导后续传播行为; 就传播主体与新媒体合作而言,由于新媒体的独立性以及其积极寻求业务发展的态势,使得新媒体与社教机构的合作更加积极有效,传播手段力度加强,更有助于打破“大众不重视科学新闻”的现状。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社教机构的展示手段、展览空间、展厅解说、互动设备、物品收藏管理、科学研究、标本及化石修复等专门业务技术手段均藉此得以革新,知识传播体现出更形象、更艺术、更人性化的局面。从博物馆事业发展来看,惟有致力于信息技术及网络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其服务从实体建筑空间延伸到网络世界。

科学技术 传播规律 新媒体

魏峰 郑钰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211172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21-125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