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土地覆被/利用视角下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效益研究

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平原区取得了不少经验,而在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判读、GIS软件分析和村镇实地调研,从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①山区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账面统计面积和地表覆被面积的不一致,造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拆小建大”,生态效益损失.②山区和平原的自然条件差异影响耕地占补质量,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和耕作半径的扩大也会使耕地撂荒,致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社会效益也难以实现.最后,在讨论基础上提出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关键是在生态效益不降低的前提下,结合资源优势和村域经济发展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城乡建设用地 土地整治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

朱凤凯 张凤荣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348-359

2012-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