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共生视角下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集聚决策与响应研究--基于重庆578户农户实证

本文以重庆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户调查法获取重庆5个典型村的578户农户数据,基于农户共生理论和社会理性选择理论,运用Logistie模型解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共生集聚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响应方式,为宜居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增强,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共生集聚决策因子沿”生存—经济发展—社会心理”这一方向转移.②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共生集聚意愿普遍偏高,其中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最高.③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共生需求差异明显,但总体上体现为空间、物质和信息的共享.总之,”同类农户资源共享,异类农户资源互补”的农村居民点集聚理念已成为共识,能够充分体现不同类型农户住居需求和未来发展诉求.

农村居民点 集聚决策 响应方式 农户共生理论 社会理性选择理论

张玉英 王成 王利平 李晓庆 蒋福霞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527-535

2012-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