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与市场化流转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具有三方面特征,即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土地权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化、土地产权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公共域、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够完整.在这种产权结构约束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未来预期收益远高于现期收益,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整个产权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会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土地的剩余索取权价值包括社会保障价值、资产投资价值和未来增加价值.由于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农户只能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小部分,因而农户倾向于采取等待策略,即拥有土地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差异,主要形成原因在于土地剩余索取权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应该改革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建设,给予农民包括剩余索取权价值在内的土地流转收益,加快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土地 产权结构 市场化流转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徐美银
扬州科技学院经济贸易系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
南宁
中文
732-736
2012-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