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研究

碳金融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以及碳指标交易等.国外商业银行有关”碳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深入开展,并取得了相当成果,有效地推动着世界经济向低碳转型.反观国内,尽管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有关学术研究尚未真正开始,各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还只是刚刚起步.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指出碳金融兴起后,由于它独特的社会功能、新颖的运作机制和迅猛的发展态势,吸引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投身于这一新的业务领域。在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中国寻找合作项目。因此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示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尽管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很广阔,但从国际碳交易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可谓还是初露端倪,业务种类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信贷这一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且规模相对不大,而对于项目咨询、碳排放权交易以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开发等领域则涉足较少且浅。提出商业银行需要顺应这种趋势和潮流,积极开拓碳金融业务,促进国际碳金融交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 碳金融业务 经济效益 风险识别

敬景程 李品怀 邓雅芯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企业海内外投融资高端法律论坛

成都

中文

139-152

2012-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