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指标的演变趋势

血吸虫病在洞庭湖区流行至少已有21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前,有关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文献报道很少,有也只针对局部地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血吸虫病大规模系统防治,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的信息和报道急剧增多.近年来有少量史学者对整个洞庭湖区评估血吸虫病疫情演变和报道防治技术指标,但涉及的数据源渠道相对狭窄,样本不足,疫情指标单一,作者利用洞庭湖区不同年代各类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资料库,概括洞庭湖区血吸虫病近60年来主要血吸虫病防治模式变化,评估主要疫情指标演变趋势,洞庭湖区在过去60多年防治血吸虫病历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措施,多部门协作,因时因地制宜制订并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而疫情指标演变上主要分析了疫区范围及流行村类型的变化、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变化和血吸虫病人数估算等。

血吸虫病 防治模式 疫情指标 演变规律

易平 任光辉 彭再之 李晓松 罗志红 董如兰 文师吾 赵正元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

长沙

中文

220-229

2012-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