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生态经济型流域建设实践与成效
为了控制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大集中、小分散”理论为指导,在治理实践中创建了陡坡地”槽带式”、缓坡地”网格式”、坡耕地”宽带式”、沟壑”全方位式”、河道”双龙”式相互连接、网络化治理体系,提高了治理措施的群体功能.同时,寓开发于治理中,建立了经济林果产业、农果结合型产业、资源高效利用型产业和农、林、牧、副综合发展型产业模式等,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凌河流域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生态环境
林素兰 袁立新 谢立亚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辽宁朝阳122000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辽宁沈阳11016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36-440
2012-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