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之路--计算思维
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学生逃课情况严重,学生无法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去应用和创新本学科的研究,现有的教学模式—知识/技能的传授,只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但却无法跨越通过计算手段支持各学科研究创新和应用计算手段进行各学科研究和创新的鸿沟等问题为主线,讨论了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具有思维性、素养性与知识性、技能性与实用性,阐述了西南石油大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采用思维性教学方式,理论课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发展是通过计算和计算机发展中蕴含的思维让学生认识计算思维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从信息的表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和操作系统的功能三方面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其局限性;第三部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主要体现网络计算、新兴网络服务应用;第四部分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下对信息的管理和多媒体信息处理。上机实验侧重“应用程序的使用”,在现有学时的基础上,根据软件应用情况、各个专业支撑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选择了电子文档的编排、数据和信息管理以及多媒体软件应用三大模块。
高等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计算思维
刘忠慧 王杨 任馨 张耀文
西南石油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037-1041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