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全球部分国家未成年人欺负和伤害问题研究

本文主要对欺负和伤害的普遍程度进行预计,这些类型在未成年人中随年龄而变化,在不同国家使用标准的衡量方法。此外,还调查相关的发展背景,在6个国家的次样本中描述了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类型。最后,检查了各国欺负问题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假设可能因为文化因素差异较大而欺负普遍程度有所不同,但与年龄相关的欺负类型在不同国家中具有相似性。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国家中绝大部分的儿童都没有受过欺负。随着儿童由11岁到15岁,受到三种类型伤害的普遍性在男女生当中都会降低。在所有国家所有欺负类型中都有这样的结果。伤害类型的模式在不同性别中有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年龄群中不存在。中国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全球学龄儿童儿童健康行为研究,尚未有纵向数据库可以比较分析其趋势。不同国家未成年人所报告的欺负和伤害行为参与比率有天壤之别,在男生中国家之间存在五倍的差异,女生中国家之间存在七倍的差异。一些观察到的趋势显示出按照性别和年龄来看参与欺负行为的常见模式,但是比假设的程度要低。三种机制可能影响欺负类型中的年龄差异:心理、认知和体能的发展;社交技能和经验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及小学、中学和高中教育阶段和背景下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与女生相比,男生既欺负别人又被欺负的可能性较大。研究表明大多数国家欺负行为的普遍程度不断下降,原因可能在于不断进行努力使之下降,可能在于对待欺负态度的变化和容忍程度的提高。然而,HBSC研究结果指出在一些国家中,欺负行为的普遍程度依旧很高,一直需要进行预防和干预的项目。

未成年人 欺负行为 伤害行为 预防机制

周华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127-137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