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历史研究中”价值中立”的引入及其困境

”价值中立”原则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为解决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面临的难题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价值中立”原则引介到我国学术界,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将之引入历史研究领域.”价值中立”原则希望维护史学”求真”的目标,在回避主观价值作用之下却束缚了史学致用功能的彰显.历史事件本身包含着主观目的,历史研究不应排斥主观于历史之外.历史研究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主观思维形成的历史意识总是带着时代价值的烙印.由此,”价值中立”在维护史学”求真”作用上也是有限的.如若一味强调”价值中立”,抹杀史学与自然科学甚或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活动本身的不同,企图通过客观主义追求历史书写的客观,这既难以彰显史学致用的功能,也不利于坚持历史研究求真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客观主义趋向的”价值中立”原则在历史研究中面临着多重困境.

史学 价值中立 历史意识 客观主义 主观思维

葛风涛

南开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北京

中文

136-142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