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纳米比亚卡里比比玉质大理石矿床特征

纳米比亚卡里比比玉质大理石矿床产于纳米比亚达马拉造山带次级构造单元中央南部区,矿区有5个大小不一的矿体,以1号矿体规模、品质最佳.其中大理石含有透辉石等矽卡岩矿物,使大理石呈玉质、玉状,其深部有望形成含玉大理石甚至玉石.区内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达马拉期。达马拉层序岩石遭受的区域变质作用,多数岩石达到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区域上看大理石矿层起于卡里比比地区往西延伸到斯瓦克摩,长度超过200km。它属一个海退沉积序列,沉积出来一套含硅质的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石,后经过达马拉造山运动影响,以及达马拉期侵入的岩浆,使岩石压力、温度变化,从而产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从试验数据显示可知,在矿区浅部,玉质大理石矿均含有透闪石脉,呈网脉状分布,说明矿区主要是由中低温变质产生,在深约150m处,温度逐渐提高,故而形成含透辉石大理岩。由以上可推测,在矿区深部,侵入岩浆岩温度较高地段极有可能形成含玉大理岩,甚至是玉石。

大理岩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制 浆岩温度

白剑平 罗桥花 王波 喻志军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总公司,江西南昌 330002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总公司,江西南昌 330002

国内会议

第四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地质学会第八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3-5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