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金属矿山井下热源分析与矿井通风技术的应用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高温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导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井下热源,而地热、空气压缩热、地下热水涌出和氧化反应热是金属矿山井下通风中主要的热源。井下热害威胁人体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恶化井下气候条件,影响矿山安全生产。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金属矿山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26℃,凡超过此上限值的矿井,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利用矿井通风方法和手段,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网路,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是减少或消除井下热害的有效的、经济的措施。通风是井下降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据测算,风量由990m3 /min增加到1 280 m3 /min,气温平均降低2. 5℃。通过加强通风方法,改善井下通风状况,来实现井下降温,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确定合理的风速问题。因为风量的增加不是无限制的,它受规定的风速和降温成本的制约,加大风量受巷道风速安全标准的限制,增加主扇的动力消耗,且当风量加大到一定程度后其降温作用反而消失。因此,在利用矿井通风手段和方法减少甚至防止井下通风热害时,应根据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处理好风量与风速的关系,并应取得合理的通风运营经济效益。

矿井通风 金属矿山 高温热害 井下热源

姚茂文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丹县 547205

国内会议

第四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地质学会第八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246-250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