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网转型的四个问题
报网转型的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它的第一个10年,可以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10年。更不客气地说,是传统报刊在数字化市场上被商业门户、搜索引擎乃至SNS社交网站全面击败的10年。即使是《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在传统报刊领域的佼佼者,也无法把它们的品牌效应延续到新媒体市场。 内容收不收费,是报网转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对于读者来说,增值服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非常成熟。对于门户网站授权转载而言,是打包销售还是分拆销售,如何利用中国门户网站的竞争格局获取报纸网站的最大利益、保证自身的运营主导权,值得思考。 用户是谁,是报网转型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二次传播,围绕“不读报的一代”这个目标用户设计传播策略,对报纸发行的冲击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新媒体创造的新用户,还会有一部分转化成报纸读者。 用户在哪里,是报网转型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因此,报网转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用户的互联网行为习惯出发,渠道先行,寻找每一个可能的用户接口,渗透每一个可能的用户生活圈。寻找到那些“为王”的渠道后,报网转型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清晰渠道合作的原则和思路,提前想明白“我们要什么、怎么要”的问题。最基本的原则,是你控制渠道,而不是渠道控制你。在内容提供方面,传统媒体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你给渠道的只是一个人口,只是宝藏的闪光,而不能是宝藏的全部。 还做内容供应商吗,是报网转型面临的第四个问题。结合自己现有的内容资源优势,找好自身在价值链上的定位,实现“内容供应商→内容加工商→平台提供商”的转化。
报纸网站 业务转型 信息收费 用户管理 市场定位
童铘
参考消息报社网络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4-321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