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区域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探讨--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为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的拥挤、自然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人们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绿地的保护建设必须从城市向区域拓展.本文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绿地系统布局为例,探讨了区域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模式.根据区域内水系、山地的自然格局、地形地貌特点及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绿地功能以及城乡发展所需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以绿色廊道和绿地斑块为骨架,综合自然、绿地功能、生态等因子的空间分布,构建“一带、三区、网状山水廊道”的区域绿地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串联区域内的大型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林区等绿色开敞空间,形成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生态性的区域生态绿地网络。

区域绿地 规划设计 空间布局 生态保护

黄雪梅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重庆

中文

71-77

2012-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