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协同效应理论研究
本文以技术经济理论和系统协同论为基础,提出了“循环经济协同效应”这一概念,并对其产生机制、表现形式及其在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生态学意义上的不同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索。本文提出,循环经济措施使社会经济系统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社会经济系统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影响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源效率、价值效率和环境效率,形成资源、经济和生态三重意义上的有序结构。根据市场的自组织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水平的不同,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分为自组织意义和他组织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对循环经济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拓展了我国循环经济学理论,还将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压力与日俱增,迫切需要社会经济实现循环经济协同、广泛形成循环经济协同效应,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积极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环境规制,从而扩大他组织意义上循环经济效应产生的范围,进而使循环经济在更多领域产生自组织意义上的协同效应,从而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更小的成本实现环境的改善。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 环境规制 协同效应
王红 齐建国 刘建翠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1-40
2012-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