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字形声字与方块壮字形声字对比研究

传统“六书”中,形声字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相比较,是属于后起的造字方法。它的产生,是由汉字的表意性来决定的,是汉字形、音、义相互作用的产物。形声字的产生,既让汉字保持了表意性,又遏制了汉字向纯表音方向发展的趋势。就方块壮字而言,主要是以汉字作为参照,通过仿拟、引进的方式而造的字。因此方块壮字和汉字的造字方式大相径庭。不管是汉字还是方块壮字,形声字都占绝对的优势。通过对比,研究表明:“六书”理论适用于汉字分析,同样适用于方块壮字的分析。早期汉字形声字是在表意字的基础上加上提示声音的符号,甲骨文、金文中较多,后来在表意字的基础上添加与表达的概念相关的提示符号。汉字形声字不仅从声符、形符与该字的关系分析,其分类因声、韵、调的不同而成等级的分为规则形声字、准规则形声字及不规则形声字。由于方块壮字形声字的类型主要是汉字与汉字组合、汉字与偏旁组合,其结构往往比汉字形声字更复杂、笔画更繁多。若为汉字与汉字的组合,当然也更难辨认声符和形符的分工。

形声字 汉字 方块壮字

李晓丹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重庆

中文

286-292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