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土汉晋毛织物纺染织工艺研究
本文主要根据新疆山普拉、克里雅、扎滚鲁克、楼兰、尼雅等出土毛织物和相关纺织用具,从毛织物出土类型差异出发,结合民族传统木织机调查报告和复原研究,探讨汉晋毛纤维种类、毛纺织工序、染整技术,以及上机织造系统分类,提出宽、窄幅机架和提花系统搭配关系,以及手工编织技术等一系列工艺研究.总结出了毛织物所用的经线和纬线相关的捻度、股数和密度明显有差异,经线承担较大的张力,增加经线的强度可以通过增加捻度来提高,或者通过双股线的方式来增加强度,在出土毛纺织物中,即使有经显花织物也局限于窄幅织物,并且提花的经纬线都为保证强度而采取股线来织造,而提花工艺也以手挑花方式可能性最大。
毛织物 纺织工序 染整技术 上机织造系统
于颖
上海博物馆
国内会议
吐鲁番
中文
194-219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