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乐拗陷西段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控制
钦杭结合带在晚古生代发生的陆内拉张和裂陷,形成的二叠纪茅口期小江边组和孤峰组等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地层,为区域性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矿源层,具有空间上的成带性和时间上的多层性分布特点.微细浸染型金矿及其矿源层经地表红土化,次生富集,形成了广泛分布于萍乐拗陷西段的红土型金矿床.文章将研究区的红土型金矿划分为残积型和迁积型,进而论述了两类红土型金矿与原生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因联系和时空关系、分布规律、规模控制等,指出孤峰组火山碎屑岩是区域上最重要的合金岩相带.对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区域的金矿地质勘查,有明确的参考意义.
金矿 成矿控制 时空分布 矿床成因
骆学全 张雪辉 孙建东 刘金元 余明刚 郭维民 谭桂丽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210016 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江西南昌330002
国内会议
山东泉城
中文
65-72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