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土地制度发展沿革与思考

目前,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服务民生的大局与强征强拆等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频发并存。而且耕地保护目标考核验收、卫片执法检查等行政管理手段日趋严厉与各类生产建设占用、污染、挖损等损毁破坏土地速度和规模渐增并发。并且各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用地指标紧缺之声震耳与城市规划区、开发区大量土地低效闲置浪费并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真总结梳理,将我国土地制度大概演变历程为:我国古代和近代土地制度演变与政权变更、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大致演绎出一条从共有到私有再到共有,土地兼并成为不同时期政权更迭的共同诱因。新中国以来土地制度先后从初期的农民个人所有制,到三大改造后转为集体所有制,再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尝试,直至改革开放后,逐步探索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形式,每次制度变革既是特殊经济和政治目标导向下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驱动。我国新时期土地制度的理性评判,土地制度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成为诱导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短板和瓶颈,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理论储备、实践积累等各方条件基本成熟。

土地制度 历史演变 农民权益 耕地保护 资源供需

张富刚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科技外事处

国内会议

第三届国土资源法制与市场暨法律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52-260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