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云南大理地区大麦条纹病发生调查及药剂拌种研究

大麦条纹病是一种种传系统性病害,近年来在大理州各大麦种植区普遍发生.大麦地上部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分蘖期形成了叶脉平行的细长条纹,病斑由黄色变为褐色,至拔抽穗期,病株提前枯死或矮小,不能抽穗或弯曲畸形,不能结实或不饱满.经鉴定,病原为Drechslera graminea(Rabenh.)Shoem.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称禾内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据对洱源县2008~2011年发生情况的调查:各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生面积达2.8万亩,占全县大麦种植面积的56%,严重地块病株率达 36.5%,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大麦条纹病关键是选择无病种子,即不从病区调种。在良种繁育基地,对发生大麦条纹病的大麦品种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可用10%苯醚甲环唑WG2g/kg、25%联苯三唑醇WPl.5 g/kg、15%三唑醇WP2g/kg、1%石灰水、80%戊唑醇WPO. 025 g/kg药剂和剂量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效果显著,且对大麦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种子企业对发生大麦条纹病的品种,可在分装大麦种子时,进行拌种处理。各农户在生产上,考虑购买方便、成本等因素,可使用10_10石灰水浸种。播种前,晒种1。2天,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提高发芽势和增强发芽率,后用上述药剂进行拌种。对水为种子量的3%左右,先用少量的水将药剂调成糊状,然后放人种子翻拌均匀,闷种48h后晾干即可播种。

大麦 条纹病 发病特征 药剂拌种

李月秋 刘荣斌 字迎彪 杜文芳 马艳 王红愫

云南省大理州植保植检站,大理671000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植保植检站,洱源671200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4-39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