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碧蛾蜡蝉行为习性的观察

本文观察了碧蛾蜡蝉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雌虫产卵纵向产于茶树冠层,一般每列刻痕有2~19个刻点,每个刻点有1粒卵,刻痕均是稍突出于枝条表皮外;若虫孵化多在凌晨,初孵若虫不取食条件下可存活4天;若虫蜕皮3次,共4龄,傍晚和凌晨3:00时至早晨9:00时均有发生,阴天湿度较高时,下午也可发生,蜕皮时间为32~108min,平均70min,每次蜕皮前2~3天体躯绿色加深,活动性降低;羽化多发生在上午8:00~12:00时,羽化前会寻找叶背作为羽化场所,羽化初期以雄虫居多;成虫交尾发生在晚上,雄虫用其肛节钩住雌虫腹部进行交尾,人为干扰也不分开,持续时间60min左右,自然界中不易发现;若、成虫有趋黑光和紫光两种短波光的特性. 碧蛾蜡蝉若、成虫对短波光有很强的趋性,但此结果仅为室内条件下得到,若要用于田间防治,还需要田间实际诱虫效果来验证。最后,此实验未设定不同光强度来进行验证,而是统一采用70%的光强度。

植物害虫 碧蛾蜡蝉 趋光性 田间防治

于玮台 陈文龙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56-160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