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园害虫及其主要生态控制方法
近年来桑蚕业快速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桑蚕业发展更是成绩喜人,但同时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关于桑园节肢动物群落种类的报道,在害虫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类、数量、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方面,而对于天敌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种类和数量动态及防治效果上.将桑园节肢动物种类作为一个整体,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桑园节肢动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鲜有报道.广西是桑蚕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地区,历史悠久,为了充分了解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种类的发生情况,为害虫综合防控及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广西南宁市桑田节肢动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 桑园害虫无公害防治和生态控制,强调以维持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之间生态平衡为基础,主要通过农业防治方法提高寄主的抗性,辅之以物理防治,逐渐以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逐步替代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通过选用较强抗病性和抗逆性的品种,提高寄主的抗性;调节种植结构模式,优化桑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采用合理的农业耕作制度,清除传播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重视采取中间寄生植物的害虫诱捕、易于辨认害虫的人工捕捉以及虫卵刮除等农业手段控制桑园虫害的发生。
桑园害虫 无公害防治 生态控制
黄立飞 邹源 姜建军 杨朗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 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南宁530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8-240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