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包头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探讨
包头市交管部门全面实施了城区疏堵保畅战略,积极构建“扁平式指挥,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格局,“人管、物管、技管”相结合,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具体是建设了符合交通实际、具有包头特色的“扁平式指挥、精细化管理”的指挥调度系统。在信号配时上做到“争分夺秒”。专门成立了疏堵保畅对策指导小组,组织8名技术人员从事信号配时工作,直接由支队长指挥;为他们配备车辆、增加设备、提高待遇,让他们潜心研究,坚持不断,永无止境地优化信号配时,力争实现最科学的信号配时,让绿灯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交通设施的建设方向:以天津为目标,吸纳全国各个先进城市的优点,做到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四统一”,打造全国一流的交通设施。为规范静态交通秩序管理,购置了800余部数码相机、55部DV摄像机用于非现场执法,不问断地打击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根据城乡交管工作的不同特点,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城区保畅通,公路防事故”的思路,确定了城区和公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城区道路保畅通、树形象,公路压事故、保安全。取消了儿十年如一日的冬“早七晚七”、夏“早七晚八”的勤务模式,采取随高峰上岗、排除最后一处堵点撤岗的动态勤务模式。建立了政府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格局。缓解交通拥堵必须按照“科学管理,加大投入,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从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化政策引导和综合管理、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对策。
交通控制 指挥调度系统 交通信号 精细化管理
安锐
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86-791
2012-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