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实践现状与前景展望--基于近20年”专项治理”的政策过程研究
近20年,中国府际合作实践积累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现实的政治术语,而多层级、多部门联合参与的”专项治理”即为此中一例,虽然这类词语频现媒体并广为实践,但对其深入的学术分析和理论归纳依然匮乏.本文视专项治理为中国府际合作实践中的常态治理手段和特有政策工具,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专项治理”实践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其内涵外延界定、历史脉络演进和运行机制的初步探讨,挖掘其在治理时机选择、决策参与、激励约束及政治空间等运行特征,指出当前政府对专项治理的使用偏好是基于其内在的治理技术等优势,以及它所能实现的政府自我满意和发挥矩阵式国家治理结构优点的政治效能,最后对此政策工具进行若干现实反思,以期有助于”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基本特征和方式方法进行理论性解释”.
政府管理 专项治理 公共政策 体制改革 政治效能
臧雷振 劳昕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浙江莫干山
中文
105-121
2012-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