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来自社会企业的启示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寻找改革路径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快速兴起的社会企业可资借鉴.社会企业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的组织.它通过引入社会企业家精神和治理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创新,在平衡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方面,实现了对传统非营利组织的超越.社会企业的实践演进和理论研究,也为我们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应走出公益性定位和市场化手段相互冲突的认识误区,围绕实现公益目标和增强活力、能力的中心,汲取社会企业的有益经验,重视相关立法,通过管办分离和强化监管,促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多元参与的法人治理模式的构建,创新人事制度,培养和任用社会企业家.要认识到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复杂性,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植入反思机制.
事业单位 公益目标 多元参与 人事制度
徐晓新 张秀兰 余晓敏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国内会议
浙江莫干山
中文
416-426
2012-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