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态观的历史沿革及脉络
生态建筑经常被公众和大部分专业人员理解为一种21世纪的新的建筑设计形式.而事实上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了整个建筑史.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对人工控制手段的依赖是自从人类开始建筑活动以来对建筑的最根本性追求.本文从建筑的生态观的历史脉络入手,初步分析生态理念在建筑历史中的兴衰史.建筑的生态观并不是一个21世纪的新技术新思潮,而是一个完整贯穿于人类建造史的基本设计哲学。工业革命后直到20世纪末的工业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师能够越来越摆脱自然条件和建筑跨度、高度的束缚。建筑的生态观在这段时间大量被建筑师和公众逐渐遗忘,直到20世纪末才又被逐渐“重新”发现。传统建筑虽然受到当时建构技术的制约,但主要是体现在结构的跨度和高度等形态上的限制。建筑技术却从未束缚过传统建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而现代建造技术反而可以提供给建筑师一个完全忽视自然资源的理由。可见建筑的生态哲学并不是一个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演进而线性发展的学科。它随着人类起初的建造活动就开始很快得到了发展和共识,又随着技术的过度发展而暂时被人遗忘,再而随着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一次一次的被重新发掘。建筑的生态设计哲学观,并不是一个新生学科,而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史的传统哲学观。
建筑学 生态理念 自然资源 热工舒适性
莫弘之 宋德萱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上海市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上海市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6-20
2012-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