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祁门古戏台研究

祁门位于安徽西南部,新安江上游,自古属于徽州一府六县,是徽剧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有戏曲演出的传统.明清时期,徽州的戏曲文化非常兴盛,与之相应,明清时期徽州的戏台建筑颇为兴蛊,几乎村村有台,现今在祁门保存有戏台11座,颇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祁门古戏台的建筑形式进行了分析.并以现存数量最多的祠堂戏台为例,分析了祠堂戏台的声环境,总结了祠堂戏台的声学特点,包括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声扩散等。总之,祠堂天井的围合程度对戏台音质有很大影响,戏台前的天井越封闭,其混响时间和室内剧场越接近。徽州祠堂建筑的天井一般都较小,这就意味着祠堂戏台在演戏时的声音是比较饱满的。祠堂戏台较一般的广场戏台有较好的声环境和音质,是中国古代剧场类建筑的优秀代表。

古戏台 建筑形式 声学特征

任舒雅 张弨 饶永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230009 中烟公司合肥设计院,合肥市2300093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540-544

2012-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