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理念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北京怀柔后安岭村为例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多,传统的区域旅游规划往往是套用城市规划模式,而目前乡村旅游规划的一些项目往往脱离了乡村的乡村性本质.本文介绍了”反规划”思想,并以北京怀柔后安岭村为例,将这一理念应用于乡村旅游规划中.乡村旅游”反规划”是指对传统规划流程进行逆向分析,优先进行”软”规划;在空间和”硬”规划中,把将要开发的旅游资源(自然、人文)看成一个有生命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系统,主动优先地分析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如文化遗产保护、游憩、视觉体验),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绿地、湖泊、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优先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保护乡村景观安全格局,合理开发生产生活用地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建设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用地,规范游客大型体验项目和经营开发旅游产品,另外还建议将村民居住区与游客休闲区分开,或在开设”农家乐”的村民居住地区域合理设计路线和隔离设计。
乡村旅游规划 基础设施 乡村景观 旅游资源
叶珍王 晋楠 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湖北荆门
中文
65-7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