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少数民族传统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六大关系--以黔东南民族旅游村寨为例

在我国,越是偏远、封闭、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保存的传统建筑、服饰、歌舞、节日、习俗就越完整,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但是当前仍面临不小的困难,比如,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无真正的旅游产业,有节日的热闹无持续稳定的客源,有短期的繁荣无持续的发展后劲。笔者认为,要解决少数民族传统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这些困境和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旅游开发中”传承与发展、外力与内力、深度与适度、小众与大众、特色与综合、节日与平日”六大关系,并分别介绍了几点个人的看法,比如少数民族传统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不能只会办节和仅仅满足于办节,要从长计议,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条件开发出日常性旅游项目和产品和,少数民族传统乡村旅游开发要强调主题和特色,也需要树立综合的资源观和产品观。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的旅游开发既要做小众旅游产品,也要做大众旅游产品。必须站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高度,从多角度建立”适度开发”的指标体系,力争通过适度开发将旅游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的旅游资源潜力,不能只为了文化保护而忽视民众的发展权,乡村的民众有选择自身文化发展道路的权利。

乡村旅游 地域特色 大众旅游 日常项目

罗永常

凯里学院旅游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荆门国际乡村旅游论坛

湖北荆门

中文

275-27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