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与教学启示--以巴黎贝西村和苏州平江路为例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法国巴黎和中国苏州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城市保护更新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文从这两个城市分别选取一个历史街区,研究其发展渊源及保护更新策略与方法,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阐述历史街区保护再生的实质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建筑教育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起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上述案例的研究,将广义的文化视角融入教学中,并对高校建筑学学子及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作为建筑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积极宣扬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内涵,避免其被当下负面的案例所误导。其次,历史街区表面上看是一个物质形态的建筑群,但其实质却是城市记忆和文化的容器,因此要将文化内涵提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在教学布置上安排适当的调研及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入生活、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文化传递的信息,通过成功的案例研究,建立正确和客观的保护更新概念与文化传承概念。此外,还应强调创新,单纯保护不是目的,让历史街区重新焕发活力才是根本,因此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历史文化不仅是继承,更是发扬,要适应今天的生活,所以在保护更新中,需要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在保留和舍弃中求得平衡,在延续与发展中迸发灵感,为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奠定思想基础。
高等教育 建筑学专业 教学反思 历史街区 遗产保护
叶露
苏州大学建筑与规划系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125-12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