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达巴苏组的地层学、沉积学与古生物学研究综述
内蒙古二连盐池地区的上白垩统二连达巴苏组是一套由浅灰色细砂岩、粗砂岩和砂砾岩夹带杂色泥岩和粉砂岩组成的陆相碎屑沉积物.这套地层产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恐龙化石以及大量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基于前人发表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二连达巴苏组的地层序列、沉积体系以及古生物化石的形态特征与组合面貌.在二连达巴苏组的沉积体系中,细粒的河漫滩沉积物和粗粒的边滩沉积物构成了频繁重复的二元沉积韵律.沉积韵律的”二元结构”强烈地指示了曲流河沉积,而非先前认为的辫状河沉积.二连达巴苏组的轮藻和介形虫化石组合与松辽盆地四方台组和明水组底部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因此二连达巴苏组的时代可能属于中晚坎帕期.与同时代的戈壁盆地哲道哈达组相比,二连达巴苏组的恐龙动物群缺乏原角龙类和有鳞类的化石记录;它的一些主要分子趋向于体型的大型化发展.这些现象可能与二连盐池地区晚白垩世时期的湿润气候有关.
古生物化石 地层序列 沉积韵律 形态特征 组合面貌
邢海 贺一鸣 李丽国 席党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二连浩特
中文
1-44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