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代厦门中山公园的创出--基于《厦门中山公园计画书》之研究

厦门中山公园是近代闽南地区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产生于近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心智碰撞的年代.本文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性公园建设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厦门市政改造运动,并结合设计师朱士圭的留日教育背景及在苏州工专的执教经历,尝试从国际交流视角剖析该公园与欧日近代公园以及中国传统园林的联系与区别. 综观《厦门中山公园计画书》,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厦门技术专家的国际视野。当时,林国赓、周醒南等受过技术训练的新式官员就任于厦门市政府。他们大都接受了中西方的双重教育,渴望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尽力,推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变革措施,来缓解近代城市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在他们的倡导下,厦门市政府筹划和建造了传统中国城市所缺乏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聘请专业建筑师对其进行设计,旨在塑造市民新的身体和精神。厦门中山公园内,规则与不规则元素相结合,既营造了几何式园林,又保留且再利用了原有的湖山风景及人文古迹,同时还配备了多种运动场地和文化设施。从设计布局到设施配置,彰显了“健身”、“教育”、“政治规训”等新的理念。
城市公园 空间布局 规划设计 资源配置
张天洁 李泽 孙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30-236
2012-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