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温州近代住宅建筑

温州近代住宅的发展和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本文通过对温州地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的研究,探讨温州近代住宅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特点.温州近代住宅的发展是在温州地域基础上随着当时经济实力和时局的稳定情况而发展,在思维层面,经历了从排斥到观望,从观望到接纳,从接纳到磨合,从磨合到发挥的几个阶段。温州近代住宅的发展和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当然也与业主的思维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温州人有灵气又有商气,却缺乏点大气和文气。既有勤奋向上,吃苦耐劳的一面,又有爱表现、讲虚荣、讲攀比的一面。所以对近代住宅的外立面处理非常关注,中西合璧的近代住宅大多体现在此层面。大家庭组织形式逐步瓦解,小家庭的组织形式开始受欢迎,这一时期的住宅,原来的几进几院的大宅院形式基本消失,大多是小型住宅建筑加上小庭院。传统的木结构形式逐渐被砖木结构形式取代,局部还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拱券。建筑层数也由原来以单层为主发展到二、三层。屋顶仍以双坡小青瓦为主,有些沿街住宅在坡顶上加了女儿墙,个别住宅也有四坡顶。建筑材料除传统材料(木、石、砺灰等)外,多了水泥在近代住宅中的运用。温州近代住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住宅的外形立面上,运用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某些部件和符号,断章取义地进行拼凑、组合,结合当地的材料和工匠技术,塑造住宅建筑的立面造型,尤其在重点部位的堆砌、装饰,更是复杂多变,这些和传统住宅截然不同的立面造型,逐渐成为当时住宅建设中的主流。从开始时仅模仿西方的局部形式,慢慢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的图案、纹饰,形成中西合璧的立面造型。根据地域气候特点,住宅建设中,充分考虑朝向、通风、节能等方面的需求,按现在眼光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态宜居型住宅。

近代住宅建筑 结构形式 平面布局 立面造型

赵国权

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334-344

2012-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