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综述
2010年7月13-15日,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出席代表102人,其中来自国外的学者及旅外学人代表7人.此次大会研讨采取主题发言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题发言人的报告和与会者的提问,两者之间的互动讨论相结合,气氛十分热烈。共有十四位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作了大会发言。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东交民巷近代使馆区建筑、清末陆军部衙署、清末海军贵胃学堂、清末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少一等北京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在考察现场各地与会代表积极讨论,结合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可以说,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是一次全面总结的大会,同以往的会议相比,论文数量有所缩减,论文质量有所提高,总结此次年会论文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学术与实践并存,宏观与细部皆重。此次年会可谓是一次全面的成果展示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盛会。同以往会议上对近代建筑保护案例的讨论相比,此次年会更贴近工程实际,与会学者对保护方案能否得到贯彻和实现更感兴趣,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规划和设计的层面。不过,通观此次年会所有论文,还是能发现当前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水平仍是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学者都以所在院校为研究基地,以所在省市或者地区为研究范围,坚持数年进行持续的研究,但是一些省份的本土研究由于人员及条件所限,还在停留在实例调研与资料收集阶段;一些跨省市或者地区的研究也由于地域、时间所限,难以快速有效地深入下去,这导致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所复盖的地域之间出现断层。
近代建筑史 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遗产保护
李蓺楠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739-746
2012-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