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该专业的内涵、性质、特点、必要性、服务范围、目标定位、学科基础、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分析对比了国内外油气储运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和使用的模式,并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实际情况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应该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各自的目标定位,从而更精准地满足油气储运行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从油气储运行业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客观要求出发扩大本科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在以油气储运工艺为主体的基础上做到在油气储运行业范围内广而博,也就是本人以往曾表示反对的所谓“万金油”模式。为适应上述目标定位的调整,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应从核心学科拓宽到包括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热能动力、机械工程、安全工程、腐蚀与防腐、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岩土工程、工程测量等学科的范围。与学科基础的拓宽相适应,课程体系要做较大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是适度压缩并优化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上述拓宽的学科基础增加专业课数量,扩大专业选修课菜单,并从教学管理措施上保证学生尽可能多选与油气储运行业关联度高的选修课。从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系统性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育综合创新意识的培养模式转变。

高等院校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吴长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昌平 102249

国内会议

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暨第十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专业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49-54

2012-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