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主体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实践中理解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必然会涉及对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问题的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体、是科学发展成果的受益主体、是科学发展成效的评价主体.坚持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的统一,实现了科学发展在动力机制上的良性循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否定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的统一,特别是置换受益主体和评价主体,是导致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原因。坚持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统一于人民群众,又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日益丰富的社会财富,同时享受着科学发展的成果,进而对科学发展成效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己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与增长不断激发继续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驱动力量。坚持实践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的统一,实现了科学发展在动力机制上的良性循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 人民群众 动力机制 人本主义 价值取向
方建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6-101
201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