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小麦纹枯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小麦纹枯病(sharp eye spot of wheat)又称立枯病、尖眼斑病,是分布范围甚广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在1934年国外即有报道.小麦纹枯病是小麦上普遍发生且为害严重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近些年来,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等条件的改变,加上纹枯病菌累积,该病发生地域迅速扩大,为害日趋严重.小麦纹枯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小麦产区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产量和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已成为我国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尽快研究筛选出新的高效防治药物,以及探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策略已经势在必行.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各地试验表明,目前防治小麦纹枯病较好的化学杀菌剂主要有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纹霉净(复配剂)等,采用药剂拌种处理加春季(拔节期)接力喷雾一次的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纹枯病的为害。防治小麦纹枯病中,喷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有环丙唑醇、多菌灵、腈嘧菌酯、有效霉素、咯菌腈等,种子处理防治效果较好的药有环丙唑醇、甲基立枯磷、三唑醇和麦穗宁等。田间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施药时间在分蘖期和返青期,而药剂拌种和田间喷雾相结合的防治效果最好。化学药剂能有效防治病害,但对小麦产量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物农药类对小麦纹枯病得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夏慧等研究认为井冈霉素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在我国已经应用多年,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表可以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生防菌,主要有巴斯德氏芽菌、踝节菌、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等。

小麦 纹枯病 疾病防治

李山东 侯毅平 王建新 陈长军 周明国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98-103

2012-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