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城市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地学背景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气象灾害是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城市气象灾害,特别是特大型城市气象灾害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上海市近2000年来城市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和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其可能的地学因素及其与城市化进程的潜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上海发展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笔者的观点认为立足于上海的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特点的大背景,针对上海城市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应建立完善上海城市气象观测系统,提高天气气候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提高上海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地学背景研究,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把气象服务能力延伸到城市防灾的最薄弱环节;重新定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向,建立”无缝隙”预报系统,加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警能力、完善灾害应急和响应机制,有效引导合理城市化建设;建立城区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标准化体系和建立常态、业务化的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体系;改变传统的减灾管理观,走有中国特色的减灾管理模,实行法律、经济、科技和人相结合的”四轨制”管理模式。

城市气象灾害 时空分布 灾害预警 应急响应

陈正洪 杨桂芳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2012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460-463

2012-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