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广西致洪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2008年华南前汛期6月11-13日的广西特大暴雨过程是与位于广西的中尺度涡旋系统(广西涡)密切相关的.本文采用MM5模式对此次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很好地再现了实况天气过程.利用高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中的正值位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位涡输送能很好地反映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位于广西涡四周的位涡中心不断向其输送不同性质的位涡团,有利于致洪暴雨的形成和加强.等熵位涡分析表明:315 K等熵面上高值位涡带的位置和强度能较好地反映暴雨的落区和强度,等熵面上等熵位涡团的输送,也是强降水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345 K等熵面上的高值等熵位涡区集中在高纬度,且随着气流向东传播,其南部的等熵位涡团存在下传的现象,有利于暴雨区位涡的增长.

特大暴雨过程 中尺度涡旋 位势涡度 等熵面

邓飞 葛晶晶 宋书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72517部队,济南250022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78-86

2012-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