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东”2011·4·29”强雹暴天气诊断研究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通过多种对流指数和物理量的诊断计算,对2011年4月山东一次强雹暴天气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平流与低空迅猛增暖相配合,导致不稳定能量激增;低空槽线和地面低压辐合区形成强有力的抬升系统,直接触发了对流能量的释放.0℃层与-20℃层高度分别位于600 hPa和440 hPa,为冰雹的形成和增长提供了理想的冻结区;高空急流入口右侧的负涡度区与低空急流左侧的正涡度相互叠置,加剧了上升运动和垂直风切变,进一步增加了降雹几率.CAPE、K指数、总温度、抬升指数、沙氏指数、A指数对这次强风暴的产生都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中低层的非地转Q矢量散度与冰雹落区之间也有一定对应关系.低空湿度较好,但高空未发现干空气侵入,这是本次强风暴天气的特殊之处.

强雹暴天气过程 对流指数 环流形势 低空湿度

吕新刚 周志强 薄冰 张徐

济南军区空军气象中心,济南250002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227-236

2012-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