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环首都经济圈”概念,即以首都为核心的河北接壤区域包括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兴隆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在内的14个县(市)率先发力、率先发展、率先融入.这既是国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河北加快科学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决策,既可以有效地把”环首都贫困带”转化为”环首都富裕带”,又可以为首都经济的放大提供平台,更是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探索新的范例.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已经纳入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创新财政政策,努力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利用财政政策培育经济主体内在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势必成为“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推力。
财政政策 循环机制 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
段晓飞
怀来县财政局
国内会议
河北廊坊
中文
207-213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