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盘水市水资源与贫困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工作的逐渐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部分农村水资源短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供水安全难以保障,农业仍然大部分是靠天吃饭。本文结合六盘水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状况,深入探讨水资源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本市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和农村贫困面貌是长期形成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许多贫困地区的发展模式都是以农业种植为主,耗水量大又受降雨影响大,且经济附加值低,非循环的发展模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形,进一步影响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脱贫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为了改变目前的区域贫穷落后面貌,加快与全国同步小康的步伐,应在贫困地区推广有利于经济建设的科技成果和生产方式,如在缺水地区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同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投资,及时满足农民的用水需求,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因此,本文认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农村摆脱贫困现状,实现小康生活的关键之举。
水资源利用 水利建设 节水技术 脱贫工作
杨敏 聂宇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务局,贵州六盘水55300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797-800
2016-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