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运用后上荆江枯水河槽形态调整特点
三峡工程运用后,上荆江河段河床冲刷较为剧烈,枯水河槽形态相应发生调整,对航运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不同断面的河槽形态存在显著差异,故本文采用基于河段平均的方法,计算了2002-2015年上荆江河段尺度的枯水河槽形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受大范围护岸及护滩工程的影响,研究时段内上荆江枯水河槽宽度仅有小幅度增加,相应水深增加约0.68m,因此航道水深条件总体上有所改善;枯水河槽宽深比呈持续减小趋势,由2002年的5.73减小至2015年的5.17,故近期上荆江枯水河槽调整趋于窄深;但在火箭洲、沙市及公安弯道等局部河段,江心洲或凸岸边滩的剧烈冲刷导致河槽展宽,宽深比明显增加,引起局部水深不足、航槽不稳定等现象.此外建立了河段尺度的枯水河槽形态参数与前6年平均的汛期水流冲刷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用于反映该河段枯水河槽形态随水沙条件的调整趋势.
枯水河槽 形态调整 三峡工程
周美蓉 夏军强 邓珊珊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30-337
2016-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